目录
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巡展
崔富川书法作品崔富川;2+185项目呈现_国家级项目
黑塞对歌德小说主题思想的接受——以《玻璃球游戏》与《威廉·迈斯特的学习时代》对比分析为例王雯鹤;5-6+40
诗乐吟唱 秋意情怀——论无伴奏混声合唱《苏幕遮·怀旧》的意境追求庞莉;7-8
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中文学受众的传播赋能——以晋江文学城为例刘琴;9-10项目呈现_省级项目
清代及民国山西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张靖;11-12
从艺术手法看拜伦对洪灵菲的创作影响黄永亮;13-15
从《金苹果》看尤多拉·韦尔蒂的空间叙事策略黄真真;16-17
浅析高乔文学中“民族性”的重塑对阿根廷的影响——以《马丁·菲耶罗》为例陈湘;林瑶;18-19
本土化英语推动粤港澳文化“走出去”之途径研究董华;20-22学者天地
《时间箭》中的非自然叙事研究孙希佳;李响;23-25
培根“Of Studies”究竟论什么——散文名篇主题新解李志凌;26-28
《流浪地球》中的家国情怀探析冉珑;29-30博士之声
中国古代神鬼戏情节设置与古代民间生死信仰刘库;31-34
从《受戒》看汪曾祺小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刘明真;35-37
从“寄生”到“共生”——电影《寄生虫》中人性的哲学反思王佳哲;38-40
普及性读物的良师益友——读司冰琳的《一本书读懂中国音乐史》曲文静;41-43青年学人
日本鬼怪文化的游戏动画传播——以手游《阴阳师》的剧情动画为例朱鹏杰;蒋佩翼;44-45
论《阴阳师》剧情动画对日本鬼怪传说的文化增殖朱鹏杰;蒋佩翼;46-48
论《阴阳师》剧情动画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蒋佩翼;朱鹏杰;49-50雏凤清音
“保卫大武汉”下的“文学合力”——以《抗战文艺》“保卫大武汉专号”为例林沁馨;彭诗雅;51-55大学生双创园地_南京师范大学
矛盾:农民工的阅读行为模式——基于南京地区63名农民工的口述访谈调查王茜;56-57
虚“美”隐“恶”:农民工的心理世界探微——从农民工对自身阅读现状的辩白说开去陶文倩;58-59大学生双创园地
《左传·成公二年·齐晋鞍之战》“属当戎行”释义的整理与研究石钰;60-63+73
《滕王阁序》的图像传播与《滕王阁图》的文学阐释周宗凯;杨万里;64-65
王士禛与红桥唱和薛竹;66-68
东篱引西枝,风情各一家——论《谁家有女初长成》对《德伯家的苔丝》的借鉴和独创李谷雨;69-70《红楼梦》研究
浅谈《红楼梦》的悲剧意蕴吴惠璇;71-73
宝玉挨打:一桩一定会发生的偶然事件吴圣哲;74-75+82
《红楼梦》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于泽洋;徐行;俞海婴;76-78《庄子》研究小辑
浅析《庄子·德充符》中的残者形象李嘉琦;79-82
华兹生与《庄子》英译杨翔鸥;83-84川端康成研究小辑
论川端康成《古都》的“幽玄”美学李妮西;85-87
试论《湖》的审美意识冯何辰;88-89文化与传媒
试析自媒体语言生态的变异对校园语言生态的冲击李媛媛;90-92
浅谈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诠释张文博;张扶摇;朱舒仪;93-94+99
浅谈新媒体艺术中身体叙事的特点仪欣妍;95-96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意义及对策研究左熹;97-99性别世界
论林海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俞英英;100-103
《小团圆》中的女性群像分析李春娜;104-106+116
论魏微《流年》中的女性成长主题沈梦云;107-108小说纵横_中国小说
绚烂中有哀伤——《创造》中的身体书写郑世琳;109-111
第三种声音和“三元”对话——重读《山峡中》魏佳滢;112-116
论“十七年文学”中情爱身体叙事的突破——以《红豆》《百合花》为例孙佳媛;117-118
论莫言《生死疲劳》的叙事视角孙晓凤;119-121+133
《尘埃落定》与藏族民间叙事体裁互文性研究范佳;122-124
从李佩甫小说看中原农村的悲哀处境闫卫芳;125-126
一个进城青年的故事——评《世间已无陈金芳》孟影;127-128+136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
“史诗”中“和解”阁楼的构建——别现代理论下的《大地三部曲》吕航;129-133
扭曲的人性——论爱伦·坡短篇小说中的男性病态者形象王堇尧;134-136
解读《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》中叙事空白下的叙事判断魏逸亭;137-139
麦卡锡的美国叙事《老无所依》中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危机戴无嫣;140-141
英国海洋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意识演进邵佳俊;142-144+149古典丛谈
温庭筠《牡丹二首》其二赏析刘佳薇;冯淑然;145-146
论《儒林外史》序跋的批评价值宾瑶;147-149
论体文创作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探析龚平;150-152语文讲堂
新课标视野下中学生课外群文阅读策略与价值研究——以路遥小说为例王晓萍;邹佳坤;153-154+171
以情动人 以文化人 立德树人——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袁益梅;155-158学林漫录
夸父与普罗米修斯——试论中国与古希腊人类生成神话的悲剧性刘旭彤;159-162
《奥赛罗》中的塞浦路斯杨雯;163-165
雨果的失女之痛——《明天,天一亮》修辞与情感赏析刘赵晶;乔舒怡;166-168
“音美”论视角下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三个译本研究夷媛;杨瑾瑜;169-171
特工电影中的类型片元素——以《王牌特工2:黄金圈》为例史金雪;172-173
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分析《巴依尔的春节》的叙事结构王显韬;174-175
依靠与陪伴:亲子关系的探讨与反思——以《东京物语》《狗十三》为例张子佩;176-177
日本吉祥图案中的中国元素高婧;178-180
论形式美的发展历程——以中国传统的圆美观为例卢心语;181-184